日前,一位“职业”考北大的学生刷屏了。据媒体报道,这位全同学2019年、2020年、2021年多次考上北大,今年再次考了694分,如果填报北大,大概率也会被录取。有人猜测说,全某某因此获利近200万。
为什么会几次三番的放北大鸽子选择复读?
据报道,全某某是为了上北大光华或者清华经管,因此屡屡放弃北大。这个理由似乎成立,但也有些站不住脚。如果真的只想上北大光华或者清华经管,在志愿填报上拒绝调剂即可,但为什么不拒绝?
有可能是因为钱。毕竟,拿到北大清华录取通知书才有奖励。
在各地,考上名校是有奖励的,而且不少。出钱的首先是就读的中学。这些年来,一些民办学校为树立品牌,不惜代价挖名师的同时,更不惜代价抢生源,挖“名学生”,清北等名校录取的“业绩”就是对学校最好的宣传。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广西那位连续14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唐尚珺。2010年第一次高考,只考了专科的他选择复读,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复读10余年。十几年间,唐尚珺曾考上过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均放弃了。2022年,唐尚珺第14次参加高考。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个农家孩子,在复读的这十年里是怎么过来的。他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一些信息:有相关奖励和补贴。因为名校录取通知书在手,成为大家争抢的目标,就有来自学校和其他机构的奖励和补贴,形成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正是因为有这些“收益”,让一个青葱少年考到年过30,仍然在赶考中。
其实对于唐尚珺来说,高考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最有把握的工作。既然可以通过考大学这种驾轻就熟的方式赚钱、生存,何必再多绕一道弯,上大学、找工作再去赚钱?
就如有人评价全同学说:考一次北大清华就拿100万,相当于年薪100万,到互联网大厂工作也不一定拿到这个数字。
如果我们放大,就会发现类似现象其实早已变相存在。比如前些年教培热时,很多名校同学涌入这一行业,包括北大数学院的同学,成为争抢的对象。为什么?相比其他工作,教孩子们参加竞赛、考试,都是他们驾轻就熟的“工作”,而且收入比互联网大厂还高,为什么不可以干?
相比这些涌入教培行业的同学,全同学与唐同学无非用了更直接更简单粗暴的方式。
我们不能否认两位同学屡放学校鸽子的行为在道德层面的问题。但是,他们之所以能以这种方式生存发展,背后深层次原因更值得探讨。
首先这个生态怎么形成的?
社会对高分考生,特别是清北录取者过度追捧的原因是什么?近年来,教育部一再要求各地禁止宣传炒作高考状元、清北率、高分考生等,但实际上还是屡禁不止。
显然,社会评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聘用、落户等领域,普遍存在“名校”效应。因为有社会认可,才有家长与同学、学校与老师的追捧,这已经不简单是教育问题了。
其次是家长的认知误区。几个清北录取者或者高分考生为什么会成为学校最好的宣传招牌?很多家长过度放大所谓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进名校,就万事大吉了。我们不能否定老师和学校在其中的重要价值,但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是父母养成的,并非学校和老师,否则我们就不能解释这些民办学校为什么花百万巨资“买”“清北”同学了。正是这种迷思与误导下的疯狂择校,才给了学校最大的动力。
第三,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比如一些年轻人过于“实际”,缺少了家国情怀。全某几次三番想去光华,而不是其他基础学科,我们能怪谁?如果大家都喜欢读基础学科,我们还需要搞一个“强基计划”吗?恐怕不能只是责怪这些孩子价值观不正了。
唐同学、全同学之所以能以这种方式生存发展,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招生录取制度。在现有制度下,只要考生填报了,符合条件就需要录取,即便你去年没有报到。同样,我们的考试,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在各种追求平稳的压力下,高考越来越水平化,甚至固化,重复训练是有明显效果的,因此,高分复读的同学越来越多。
我相信受全某某事件的影响,对于那些屡屡放学校鸽子的同学,招生录取规则上可能会有调整,未来这一现象会得到遏制,但是,引发这一极端事件背后的底层原因,更需要我们反省,花大力气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