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远来,遥见塔影,即知太原将至;公私外出,回首塔身,渐远渐没,难尽依依之怀。”作为太原的文化地标,永祚双塔数百年来一直代表着太原文脉兴盛,寄托了古今中外无数游客的情怀。
永祚禅林里
(资料图)
晨昏双塔间
长久以来,高耸入云、护佑一方的双塔,与建筑精美、充满神秘色彩的永祚寺,在太原人心中留下了无限遐想。
永祚寺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南向北,三进院落。自山门而入,便进入了于20世纪80年代仿明代形制扩建而成的第一进院,这里原是一处空旷的院落,现如今东西两厢各建了仿明代形制的厢房,东厢房辟为展室,西厢房用于服务,故第一进院又被称为陈列院。
第二进院便是每到牡丹花开之际游人如织的“祗园胜景”,称牡丹院,遍植各色牡丹,具有北方园林的韵味;向东伸展建成的展室,陈列着从市内搜集来的碑刻、造像等。
穿过第三道门,是永祚寺的第三进院,名为“永祚禅林”,又称礼佛院。院内建有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客堂等,均为明代无梁砖结构建筑代表作,是双塔寺的核心部分。
永祚寺内最不容忽视的,便是那巍然而立、直冲天际的两座古塔,这两座古塔,先建的名为“文峰塔”,后建的叫做“舍利塔”。双塔凌霄、巍峨俊秀,有着“文笔双峰”的美称,是我国双塔之最。
就双塔来讲,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有,而太原双塔,则是其中最高最大的一对砖塔,不仅是明代砖塔的典型代表,还是传统文化里儒释道融合的相关产物,反映了古城太原特定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是太原的典型标志。
开山川之形胜
创文运之兴盛
1934年8月,学者伉俪梁思成、林徽因接受美国朋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邀请,到山西汾阳城外的峪道河消夏。他们先是来到太原,游赏了当时太原最高建筑物“双塔”。
二人登至13层塔顶,俯瞰三山环抱,一水中分,太原城郭星罗棋布在一块难得的平坦之地。
梁思成感慨道:“《左传》里形容山西是‘表里山河’,而太原恰恰在这片山河的中心。”
林徽因看到城内一湖犹如天然的巨镜,便问向导:“城里的湖名叫什么?”
“文瀛湖。”向导回答道。
林徽因说:“湖水多像一盘砚台呀,我所站的塔便是两支毛笔,所以太原迭出英才耀文峰……”
向导说:“梁夫人,当地人也称这里的景致是‘文笔双塔’。建塔之意也是‘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
受外国学者青睐
书并州独特风流
双塔作为太原城的标志,早在清朝末年,便有不少外国学者前来参观、考察、拍摄、记录。法国汉学家沙畹、美国探险家克拉克、德国建筑学家柏施曼、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等先后为它留下了珍贵影像。
图丨美国人克拉克率领的探险队于1908年5月至9月拍摄的文峰塔
尤其是恩斯特·伯施曼,其作为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跨越中国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出版有《中国宝塔I》《中国宝塔II》《中国建筑与景观》等作品,为传承和宣传中国建筑影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外国学者对双塔的考察和宣传,从侧面印证了双塔对于太原的标志作用、对于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向外国人打开了认识太原双塔的大门。
1987年,太原市和日本的姬路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姬路市仿建了一座双塔寺,常年接待游人,可见双塔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
永祚双塔,以其灿烂悠久的历史沿革和声名远播的珍贵遗存,书写出了古城并州的独特风流。
古往今来,登塔俯瞰太原,一直都是太原人的乐事。那是一种由衷的赞叹,是对“倡文运、期永固”的朴素表达;亦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家园美好、生活幸福的深切向往,是所有太原人对这片热土的厚爱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