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财经百科 >

币值稳定、不平等与商业周期研究

文章来源:新经网  发布时间: 2023-01-08 21:15:11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本书基于目前学者对币值稳定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全面的通胀核算方式-DynamicPriceIndexwithLaborIncome(DPIL)。在实证部分中,本书对11个国家的数据做了分析,结果证实了DPIL优于传统的通胀计算方式(CPI)。本书的有趣之处并非停留在学术层面的创新,在讨论实践情况时,书中也引入了大量实际案例辅助读者理解,其中加入的自身经历也让此书更加具有可读性。本书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当前的通胀问题;第二部分是收入分配问题;第三部分是商业周期问题;第四部分为实证。实证中,本书选取了每个大洲有代表性的国家和经济体,这些考察对象的央行独立性各有不同,书中主要引用了OECD、美联储、皮凯蒂的数据。仅仅透过数据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表现实属隔靴挠痒,本书尽可能利用相关著作中的线索以及作者在国外的生活感受来对数据加以解读。书中以亲身经历者的角度描述了2011-2013年在美国中部城市密尔沃基、格林贝以及芝加哥南部地区生活的所见所闻,整体上与测算结果高度吻合。

本书的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我们不断摸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我们最初的想法是结合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和写作,成果主要以论文和书籍的形式展现。我们希望作品中关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历史数据的梳理,能够在大家的讨论中获得一席之地,与社会发展、青年就业、幸福生活等方面一道进行交流。

整体构想是以研究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转向研究国内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青年人获得感等相关问题。将分析中国现象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将发展获得感与历史上的学术概念、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并对比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表现。第二步是探索中国经济在该框架中的历史表现,主要展示为中国商业周期波动。第三步是对于青年人获得感与长期经济增长的一些讨论和想法。本书是第一步的研究成果,我们尽量略去了数理过程,让此书拥有最大的可读性,以供大家讨论与思考。本书重点关注历史、回顾历史、学习历史,将数理理论框架作为探索历史的工具。

具体来说,第一步在理论上的突破充满了偶然性。当决定开始研究时,我们并没有想到可以实现它,很多问题仅仅是饭桌上的讨论空想,但我们还是最终开启了研究计划。在一番前期准备后,我们决定从通胀的概念出发,打开理论上的空间。作为青年人,我们的切身感受是工资增长与想要购买的商品、服务及住房价格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应该是一种不断积累形成的现象。当然,已经有众多理论从长期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出发讨论了经济中泡沫的产生,也有理论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出发讨论居民的获得感、储蓄与消费行为。我们想从通胀的角度获得理论上的突破,能够将切身感受的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纳入其中。幸运的是,当翻阅论文、书籍时,我们发现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不曾停止的支流:生活成本指数。我们果断跳入其中,寻找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将房地产价格与工资增速纳入其中。神奇的是,理论打开了更大的空间,将劳动收入与资本存量联系在了一起,指向了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将皮凯蒂的研究成果推到了我们面前。

进一步地,生活成本指数作为通胀的一种衡量指标,与失业率的关系也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范围,也就是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就业市场的分化也是我们的切身感受。在毕业时,一部分同学进入金融行业,一部分去了房地产行业,还有一部分去了建筑行业,不过进入建筑行业的同学也是为公司融资业务服务。总的来说,都在从事为资金流动业务服务。资金流通业务的需求为劳动岗位带来了强劲的活力,侧面展现了货币政策稳定带来的就业市场繁荣。但身边许多从事实体工作、小生意的家人朋友反映钱比较难挣。这种就业上的反差也体现在学生时代,经济学院的录取人数不断增长,分数线不断上升,平均年龄也在上升,这也是我们对就业市场不解的地方。

所以,应该将工作获得感与就业市场联系起来,当然在理论框架上还有一些技术细节和难点。但是,这种关系在本书考察的11个国家数十年的历史中,表现出了比较稳定的特点。它也和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一样体现为正相关关系与负相关关系的交替出现,但在美国历史中,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引出了货币政策的讨论。

197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围绕GDP目标展开,商业周期体现为围绕GDP目标、投资率的扩大与收缩,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胀与通缩。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来源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生活成本指数下的菲利普斯关系在中国货币政策下的表现将在后续研究中展开。但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猜测,随着农村人口转移红利下降,基建投资回报率下降,比较优势下的国际贸易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以科技进步,效率提升驱动的投资率上升,通胀波动将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经济大背景下,人民币货币政策转向以通胀为核心,价格传导机制下生活成本指数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将更加的明显。

本书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当前的通胀问题;第二部分是收入分配问题;第三部分是商业周期问题;第四部分为实证。实证中,尽量选取了每个大洲有代表性的国家和经济体,这些考察对象的央行独立性各有不同,我们选取来自同一数据库的历史数据来保证国家之间的可比性,这里主要引用了OECD、美联储、皮凯蒂的数据。仅仅透过数据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表现实属隔靴挠痒,本书尽可能利用相关著作中的线索以及作者在国外的生活感受来对数据加以解读。书中以亲身经历者的角度描述了2011—2013年在美国中部城市密尔沃基、格林贝以及芝加哥南部地区生活的所见所闻。两年间,美国底层居民的生活状况与MatthewDesmond的著作Evicted中描述的境况高度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实证结果是站得住、立得稳的。

本书主要任务是梳理历史,关于从历史中有什么结论和经验,每个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对书的结论持开放态度。如果非要下一个结论,我们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应该在历史梳理、理论探索、社会实践下建立广泛共识,然后不折不扣去落实,用公平竞争提高效率,以更好的再分配模式提供政府公共品,努力提高所有人的获得感,这应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长期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是经济研究的两大话题,新古典、新凯恩斯、货币学派都围绕其中展开过研究并形成不同理论,有众多著作讨论国家的成功与失败。但是收入分配问题被逐渐放入了经济发展的角落,其实在李嘉图的著作中已经有关于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详细分析。世界各国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都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有时为了长期经济增长和稳定,政府会采取折中方案来处理这些矛盾,但是理论探索和制度建设相对停滞。本书在直观上,如果将不平等问题剥离,它与经典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相差不大,只不过在传统通胀计算中将耐用品价格、证券回报率纳入其中,获得的政策结论与传统理论相差不大。但是理论探索、历史数据验证都展现了不平等问题纳入传统商业周期研究的巨大生命力,直观上,一个人的劳动工资增长率如果远远落后于他需要维持生活水平的账单增长率,那么他就可以通过过去积累的财富来补贴自己劳动工资的相对缩水。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他需要通过劳动工资来实现生活水平提高和财富的初步积累,如果他的工资相对生活账单缩水,那么他只有依赖父母的财富传递才能保证生活水平的相对稳定,如果这种状态在整个经济体中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那么社会的阶层流动将趋于停滞,中产阶级也难以扩大。货币政策盯住的生活账单的通胀与通缩在这样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不断影响着社会层次的变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就像水中的暗礁一样改变社会稳定的基础。皮凯蒂的研究成果显示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在不断内生演变,货币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应该考虑收入分配问题。其实,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应该远大于本书讨论的商业周期本身,我们希望这个理论框架能展现收入分配问题对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将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考虑在内了,但是缺少了资本存量的讨论,我们在理论上的贡献之一就是将资本存量纳入其中。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菲利普斯曲线 研究成果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