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读2月9日的《新乡日报》,被一则新闻触动了心弦,有些心酸,不禁落泪。
这则新闻刊发在当日报纸的第3版,说的是一顿红烧肉的故事。2月7日,一位爱心人士给地处太行深山区的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送去了半扇猪肉。第二天,学校食堂的师傅就忙碌了起来,用大地锅炖好了红烧肉,再和土豆、海带、青椒、粉条烩在一起,香味溢满了校园。中午的时候,孩子们吃上了喷香软烂的红烧肉,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
看完新闻,便下了一个决心:今年一定要选个时间,往深山里的学校跑一趟,给孩子们送扇猪肉,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吃上肉,在正长身体的年龄补充营养,也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是幸福的,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不必再为吃上肉犯愁。倒有不少人经常发愁的是吃肉有点多,身上的肥肉总是不离不弃。但山里学校的孩子不一样,在城市化的浪潮里,条件好的家庭多数都让孩子进城读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山里学校的多数孩子都是边缘贫困家庭的孩子。以拍石头乡中心小学为例,学校153名学生大多是边缘贫困家庭的孩子,约90%以上是留守儿童。学生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6元左右,刨去食堂师傅的工资和液化气开支等,每天的伙食费仅剩余约3元。每天3元的伙食费,你要发挥巨大的想象力,才能知道他们每天吃些什么才能填饱肚子。
由不得自己,心疼山里的孩子们。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为山里的孩子多做一些,不管我们是企业家,或者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新学期开始,我们可以送些作业本、文具到学校去,让孩子们不用再在地上演算数学;天冷了,我们可以送些棉衣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不再在冬风中瑟瑟发抖;春季快到了,我们送些应季的衣物给孩子,让孩子们不再被摒弃在季节之外;经常或是偶尔,我们送些米、面、油和肉给孩子们,让他们在长身体的年龄少吃一点亏;我们还可以到学校去,分享自己的故事,给孩子们加油鼓劲。我们没有巨人的力量,但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不仅对“久不知肉味”的山里孩子们有益,对于“久不知菜根之味”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净化和教育?
2016年夏天,我和同事曾经请拍石头乡中心校的一些孩子来到新乡市区,带他们到市新华书店,“放权”给他们,为他们选购了上万元的书籍,至今还记得他们既矜持又开心的样子。那样书可能早就翻烂了吧,但肯定光芒仍在。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如果彻底忘掉了那些每天只有3元伙食费的山里孩子,我们是有罪的。(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