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气象局备春耕农业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为农民送上“良种先行备耕指南”。“我们已经根据指南确定选种方式,继续引进合适的优良品种。”华平绿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华说。
【资料图】
在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居杠村,农户刘汉理正根据天气预报为油菜追施提苗肥,“天气预报说过两天有雨,我要在下雨前赶紧施肥!”
中国气象局近日专门召开全国春耕春播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视频会议。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振林在会上强调:“春耕春播和春季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是全年气象为农服务的关键环节。全国各级气象部门要统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春耕春播和春季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气象智慧。”
眼下,随着天气逐步回暖,春耕备耕日益繁忙,全国各地气象部门抢抓农时,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上图:近日,湖北省赤壁市气象局业务人员在新店镇花亭村了解农作物前期受冻和受旱情况。(龚梅/中国气象新闻网)
纷纷成立工作专班,力促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我国春季冷暖变化大、雨雪区域差异大,晚霜冻、春旱、渍涝、低温阴雨、倒春寒等气象灾害,时常威胁春季农业生产。据预测,今年春季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耕春播,但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较高。
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全力推进部门联动合作,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到岗、到人。国家和地方气象部门纷纷成立工作专班,发布专报,按照今年《全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方案》,全力保障春耕春播气象服务。
国家气象中心提前成立春耕春播春管气象服务专班,组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专班、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专班。
湖北省气象局组织开展全省农情调查,提升5天至7天预报服务的精准性。
云南省气候中心成立春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专班,开展分作物、分区域、分灾种、分时段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并联合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植保植检站制作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
贵州省气象局召开全省春耕春播春管气象服务动员大会,成立工作专班,提前启动相关保障和夏粮油产量预报服务,做好抗旱、防雹准备。
《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推进农业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35年)》……今年以来,重大举措接连出台,气象为农服务有力推进、提质增效。
田间地头深入调研,为农户提供周到服务
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各地春耕备耕进度不一,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开展气象服务。各地气象部门派出服务团队,到田间地头调研了解情况,制作气象信息专报,为农户提供周到服务。
当前正值早春马铃薯种植关键时节,山东省滕州市气象局科技人员联合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开展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依托设施农业自动站,采集马铃薯各生长期数据,定期发布《马铃薯气象信息专报》。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气象局与县农业农村局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冬小麦返青期苗情调查,制作气象为农服务专报。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气象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大新镇冬小麦和油菜种植基地开展农情调查,并将三农气象服务周报和低温连阴雨重要气象信息送到农户手中。
春季天气多变,为确保春播春种,气象部门一个天气过程接着一个天气过程地做好气象服务,努力做到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强化农业年景展望和气候预测、农作物适播期预报、春播农用天气预报,同时,开展分区域、分作物的农业生产全过程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作物苗情监测评估,力求最大化实现减损增产。
▲上图:近日,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砦牙乡砦牙村,当地农民在碎土整地。(周恩革/人民图片)
气象科技持续发力,农业生产逐步实现“看天管理,知天而作”
“去年用效果可好了!”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二都镇河口村,农民邱华今年继续采用了早稻早播气象适用技术。
这套由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推广的技术,不仅能帮助种植户科学安排作业时间,降低早稻遭遇倒春寒、小满寒的风险,还能充分利用春季温光资源,延长双季稻生长期,促进双季稻增产提质。
今年,江西省气象部门在83个县93个示范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早稻早播早育气象服务推广范围。
2月3日至5日,广西南宁市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抢抓时机,成功开展增雨作业6次,农户得以及时犁耙田地,适时播种春植甘蔗、春玉米,促进冬种农作物生长。
“1月1日至2月5日,湖南省12市49县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21次。”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林介绍,“据初步估算,增加降水量约3630万立方米,当地蔬菜长势较好,并为春耕春播打下基础。”
近年来,气象科技持续发力,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逐步实现“看天管理,知天而作”,全力保障减灾增收。
今年,气象科技保障农业生产再添利器。
国家气象中心新增整地、灌溉、移栽气象适宜等级预报格点产品,新增东北地区多源融合格点地温监测数据应用;湖北省气象局研发小麦、油菜湿渍害、晚稻寒露风等风险预警产品,发展基于多源融合再分析资料、精细化格点预报的数字化气象服务技术;河北省气象局完善干热风、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和病虫害防控预警模型及产品。
▲上图:近日,江西省瑞昌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分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土壤墒情得到有效改善。(魏东升/人民图片)
农业与气象自古密不可分。如今,农业气象服务已成为我国气象事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体系最规范的业务,形成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服务格局。以农业气象指标、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业务平台,逐步成为气象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我国气象部门向全国12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用户提供精细化、针对性的信息直通服务,向300万农机手和农业管理人员提供机收气象精细预警服务。开展农业超常规、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年累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1142架次,地面增雨防雹作业6.1万次,累计增加降水约398亿吨。
此外,气象部门创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发布国省级风险预警120余期,农业部门根据干热风预警及时采取“一喷三防”措施,助力冬小麦增产近30亿斤。联合推进15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